二世官志
報章導讀
尋根之旅A1
劉氏總譜

第9屆劉邦文化節
韓國江陵劉氏祭祖
劉氏源流
彭城置郡沿革
芝山衍派
劉氏昭穆
劉氏入閩
劉氏大漢堂各派
三祖遺訓
芝山衍派世系表
芝山派後裔分佈
劉氏著名堂號
劉氏郡望介紹
各地開基祖
西港鄉村落介紹
學甲鎮歷史
台灣多元歷史輯
台灣舊地名
閩台堂號趣聞多
南靖版寮劉氏
海澄劉氏
同安充龍劉氏
劉唐杜侯范金氏
劉姓皇帝震撼版
劉 、留 姓 氏
豐縣漢皇祖陵祭文
由族譜來尋根
祖籍姓氏民俗
姓氏堂號對照

本站引用或轉貼 轉載文章 圖片等等 非營利純屬參考 如有侵權 請來信告知 自當快速撤下 非常感謝。
相關資料:

劉氏入閩

劉氏得姓既早,劉為堯後,受封於劉而得姓,各地蕃衍又多,為天下望族。而其傳入八閩,考諸譜牒,先後計有四次。
劉氏最早入閩乃早在唐朝玄宗天寶八年己丑年(西元749年),當時有劉韶字虞樂號儀廷,以平章事貶為泉州別駕。溯其祖乃唐太宗時任右丞相劉泊之孫,金吾衛將軍劉邁之子。其在泉州任內,以撫為懷,體恤民難,於唐代宗大曆四年己酉年(西元769年)歿於任所。其子劉友與家屬扶梓北歸,道經莆田涵江地界,時因安祿山之亂所波及,地方動盪不安,道路梗阻不通。劉友遂寄寓于涵頭沙坂尾。爾後擇吉葬其父劉別駕於莆田興教里梧侖西洋地,即今之瓦窯山,人稱『劉墓』。而其後裔子孫分支莆田、仙遊和秀嶼等地,後又分惠北之圭峰、峰尾和土坑等地,以及惠安之東嶺一帶,並號其地為『彭城』,以志漢高祖發跡於彭城之意。後來該地也有林姓居住,並曾由『彭城』泛洋至新羅(朝鮮半島)開拓繁衍。
最近韓國佛心大師,秉承祖先遺願,曾多次到中國大陸尋根。根據祖先交代乃從福建『彭城』移民過去的,經過多方尋覓,終於在最近才在泉州惠安東嶺找到『彭城』這個古老的村庄,同時也找到了那個泛洋出海的古渡頭,尋根之事總算有了著落。
自劉韶入閩至今已歷一千二百餘年,支派分衍,遷徙各地,各自發展,而據惠安土坑劉氏譜牒所載,該地昭穆輩序為:宗淳厚秉孟,元淑國俊啟,萬端建懋式,義禮傳經世,德望振群英,恩榮喜永繼,賢能繩祖武,源遠澤流長
據『唐史』所載,劉泊字思道,荊州江陵人氏,出自西漢長沙定王劉發派下,與東漢光武帝劉秀同一支派,於唐貞觀七年癸已(西元633年)累官拜給事中,貞觀十七年為太子少師中書令參知政事,卒於貞觀十九年乙已(西元645年),實為顯赫之家世。

劉氏第二次入閩,乃於唐朝僖宗中和元年辛丑(西元881年),劉存偕其四弟劉在之子劉昌祖字貽孫,時任司馬參軍,統兵尾髓王仙芝、黃巢而入閩輾轉至福州一帶,因當時黃巢已由廣東奔往四川,將欲北上長安,朝廷混亂,無從請旨,乃定居於福州之懷安鳳崗一帶,劉昌祖後來歿於王事,贈撫閩將軍,其後裔子孫分支長樂、福清、連江以及閩東北、東南等不少地區。
鳳崗派劉氏昭穆輩序,自入閩一世開始:一守敬日,公季漢中,德士伯卿,夫惟汝叔,宗孟仲初
嗣世希哲,以謙則良,克敦孝友,景用必昌。(以上16字 朱熹 贈)
文行忠信,大道孔彰,家修廷獻,長發其祥。(以上16字 魯庵公 立)

劉氏第三次入閩,乃上述劉存之長兄劉楚諱達(其二弟劉冕居江西,後裔不詳。三弟即劉存,四弟劉在留居河南故里,只遣二、三子髓長子劉昌祖偕三伯父劉存入閩。也有族譜記載劉楚與劉存不是親兄弟,只是堂兄弟)。唐季時,朱溫奪權,自號大梁,劉楚因不受梁命,以都督入閩,居建陽麻沙。生三子,長劉翱,官少府丞,其後裔有宋朝劉領諡『忠簡』、瀘川節度使劉極、劉極之子南宋四大元帥之一吳王劉錡,以及劉純諡『忠烈』,是其後裔,號稱建州西族。次子劉翔,居崇安五夫里,其後裔有宋朝劉韐諡『忠顯』、劉子羽諡『忠定』、屏山先生劉子翬、劉珙諡『忠肅』是其後裔,號稱崇安東族。吏部郎朱松曾以子朱熹託劉子羽、劉子翬兄弟培養教育,以後卒成為宋朝大儒。三子劉幽,將作監簿,居建陽馬舖,宋朝白水先生劉勉之,乃朱熹之師,勉之後以女妻朱熹,又為朱熹之岳翁,以後劉烔、劉炳官居顯宦。
劉楚派下之瀘川節度使劉極字仲武第九子劉錡字信叔號重珍,累官至江浙淮諸道制置大使封吳王諡武穆。薨後其季子劉明掛梓揚舸南來泉州,得從兄弟泉郡守劉珙之助,卜地安溪長泰里院後山,奏聞宋孝宗,賜葬此山,俗稱吳王墓,現列為古蹟受文物保護。其孫劉遜娶祥芝楊氏女,遂胥土於大堡。奉劉錡為開基始祖,稱溫陵芝山衍派劉氏,祥芝分巠,蕃衍為廿四派,分佈閩東南、廣東、台灣以及南洋各地約百萬人。
溫陵芝山衍派昭穆輩序:(字行)大光漢胤,克紹堯宗,惟賢與德,永世其家。(先人舊作) 庭敦詩禮 國用孝忠 交修綿遠 百祿攸從(必魁再作)
(命名)仕世延芳 肇祖發祥 簪纓朱紫 華萼咸藏 雲礽裔冑 黼黻輝煌 熾昌億萬 山阜陵岡(裔孫 必魁再作)
劉楚傳至宋朝,而有『五忠』之諡號。劉存與劉昌祖傳至宋朝,而有『八賢』之美譽,故其後裔亦稱『五忠八賢派』,並以『忠賢傳芳』為堂號,而均屬中山靖王劉勝派下,郡望乃『彭城郡派』。
據福建南平五忠堂《南平彭城劉氏宗譜》記載,該族形成于唐末,來自長安和河南光州固始,以光州都督劉楚、劉在、劉存兄弟為入閩開基始祖,以劉宗漢為遷南平開基始祖。
該譜稱劉楚為楚元王劉交的第41代孫,原籍京兆(今西安市),後任光州大都督。西元九世紀末奉詔入閩為官,從河南光州來到福建。後因避黃巢之亂,留居福建,為建州(今福建南平)劉氏開基始祖。

劉氏第四次入閩,乃漢高祖長子,齊王劉肥之後裔傳至宋朝,有周陽侯者,以後累封至衡山王之裔劉賜,由江西鉛山遷入福建南劍州,而後分支永安流沙等地。據民國間所編『永安彭城劉氏族譜』記載,劉賜字萬壽,生於宋真宗咸平六年癸卯(西元1003年)正月初一日午時,歿於宋神宗熙寧六年癸丑(西元1073年)八月十三日。葬於南劍浦後金錢坪,坐甲向庚,乃『梅花落地穴』。其子劉輝字廷光,登宋嘉祐四年己亥科(西元1059年)狀元,以後蕃衍遷徙,蔚為閩西北大姓巨族。
由以上四次劉氏入閩,可以窺知劉姓自唐朝中後期陸續入閩,各地劉氏,均以『彭城郡派』為郡望,以志劉氏遠祖漢高祖劉邦發跡於彭城之地。
劉明富 蒐集整理 僅供參考

本站引用或轉貼 轉載文章 圖片等等 非營利純屬參考 如有侵權 請來信告知 自當快速撤下 非常感謝。
 


 

網址:www.ldk.org.tw,最佳瀏灠解析度:800*600以上 ,台灣劉氏登魁公派下親族會版權所有。

 

關於我們

古墓 宗祠 宗祠 會務 資料 相關網站 留言 資料 宗祠 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