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官志
報章導讀
尋根之旅A1
劉氏總譜

第9屆劉邦文化節
韓國江陵劉氏祭祖
劉氏源流
彭城置郡沿革
芝山衍派
劉氏昭穆
劉氏入閩
劉氏大漢堂各派
三祖遺訓
芝山衍派世系表
芝山派後裔分佈
劉氏著名堂號
劉氏郡望介紹
各地開基祖
西港鄉村落介紹
學甲鎮歷史
台灣多元歷史輯
台灣舊地名
閩台堂號趣聞多
南靖版寮劉氏
海澄劉氏
同安充龍劉氏
劉唐杜侯范金氏
劉姓皇帝震撼版
劉 、留 姓 氏
豐縣漢皇祖陵祭文
由族譜來尋根
祖籍姓氏民俗
姓氏堂號對照

本站引用或轉貼 轉載文章 圖片等等 非營利純屬參考 如有侵權 請來信告知 自當快速撤下 非常感謝。
相關資料:

昔時學甲為平埔族同胞(即平埔族的西拉雅族)居住,永曆十五年,明延平郡王鄭成功率軍入台,驅逐荷人,佔據台灣收復故土,置兵撫慰居民「西拉雅族」實行墾荒地為良田,蓄精養銳,時福建、漳泉兩地百姓,忠於明室者,多從鄭成功入台,內有李、陳、謝、莊、郭、賴、吳、王、林、蔡、侯、戴、蘇等姓,漸移居宅港、草「水土」、大灣、頭港、紅茄、新芳、頂洲、中洲等一帶荒野,經年累月,人口逐漸增加,結成部落,隨後漳、泉百姓移住者日眾,「西拉雅族」漸循入深山,學甲遂為漢族居住之地。

 

光緒元年,台灣設台灣、台北兩府,台灣府轄有台灣、嘉義兩縣,

 

學甲隸屬於嘉義縣。光緒十四年台灣府新設台南府、台東直轄洲,本鎮仍隸台南府轄下嘉義。

 

光緒二十一年甲午之戰,清廷戰敗,三月訂立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為日本殖民地,同年十月,學甲、將軍、北門等地住民,悲痛台灣割讓於日本,不願作異族奴隸,群起抵抗,誓不屈服,紛紛組織抗日軍,在大埔口(今之平東里)與急水溪(宅港里二港子部落)兩處,作一晝夜之死鬥,無奈戰術懸殊,終被擊敗,民眾紛紛逃亡,而宅港與學甲之房屋悉被日軍放火焚燬,老弱婦幼即逃奔至蕭壠社,但因蕭壠社有一住民勇敢手舉割鎌潛在竹籃巷殺死日軍指揮官,引起日軍憤恨,竟將蕭壠社民眾悉數殺滅。

 

民前十六年二月十六日,日政府將台北、台灣、台南等三府改為台北、台中、台南等三縣、學甲社改為學甲堡仍隸台南縣轄學甲、中洲、宅子港、學甲寮、溪洲子寮、溪底寮、北門嶼、蚵寮及渡仔頭等庄,同年四月一日更改地方官制改隸屬嘉義縣。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改編為中洲第九區,學甲第十區,各置區長,第九區轄有中洲、溪底寮、北門嶼、蚵寮、渡仔頭等社,第十區轄有學甲、宅仔港、學甲寮、溪洲子寮等庄。民前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廢縣改廳,隸屬鹽水港廳北門嶼支廳。至民前二年鹽水港廳合為台南廳,仍隸台南廳北門嶼支廳。迨至民國九年十月一日實行街庄制,廢區置庄,將中洲、學甲兩區合併為「學甲庄」隸屬於台南洲北門郡,轄學甲、中洲、宅子港、學甲寮、溪洲子寮等五大段。台灣光復,民國三十五年一月十日改庄為鄉,稱謂學甲鄉仍轄學甲、中洲、宅子港、學甲寮、溪洲子寮等五部落。共二十八村。

 

中華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鄉民代表會為配合地方之發展,於第八屆第四次大會通過「改鄉設鎮」案,經鄉公所呈請台南縣政府送經台南縣議會通過後,報奉台灣省政府核准自五十七年二月二日起改制設鎮。六十六年奉省政府行政區域調整之指示,由原二十八里合併為二十六里(原澎城里併入一秀里,東和里併入光華里)。九十三年經內政部核定自九十五年二月一日起調整本鎮行政區域,將原二十六里合併為十三里,計仁得里(無調整)、新榮里(無調整)、光華里(光華里、頭港里合併)、宅港里(無調整)、慈福里(慈生里、百福里合併)、秀昌里(一秀里、煥昌里合併)、明宜里(西明里、宜民里合併)、豐和里(美豐里、美和里合併)、平和里(平東里、平西里合併)、新達里(新生里、達明里合併)、大灣里(文化里、大安里合併)、三慶里(頂洲里、紅茄里、新芳里合併)、中洲里(民吉里、西進里、光明里、白渚里合併)等十三里。

 

自然環境 

    鎮位於東經極東一二度十三分廿一秒,極西一二度七分卅二秒,北緯極南二三度十二分二六秒,極北二三度十八分九秒。 亦即台南縣之西北部,東鄰下營鄉,東北與鹽水鎮連接,南連佳里鎮,東南與麻豆鎮相接,西南隔將軍溪毗鄰將軍鄉,西接北門鄉,北以八掌溪與嘉義縣義竹鄉為界,東西長為九、三八一七公里,南北寬為八、七一九公里,全鎮面積五三、九四九平方公里。
轄內地勢概屬平野,但因靠近沿海地帶,地質鹽分濃厚,且有八掌溪、急水溪、將軍溪等三河流貫通,及因位處于嘉南大圳下流,排水密集,排水機能不暢,時遭洪水之患。

 

學甲鎮位臺南縣西北面,屬嘉南平原內鹽分地帶的一部分。東與下營鄉,及鹽水鎮相接,西鄰北門鄉,南臨將軍溪並與將軍鄉、佳里鎮、麻豆鎮鄰接,北以八掌溪與嘉義縣義竹鄉為界,並與鹽水鎮相接,大部均屬平野。全鎮東西長九﹒三八一公里,南北寬八﹒七一九公里,設有學甲、中洲、宅子港、學甲寮和溪洲子寮等五個地段。

地名故事 :

學甲在三百多年前是一片廣大的草原。僅有自福建省泉州及漳州兩地搬來的少數先民散居在此地。這時有很多學問高深的鄭成功軍民集中到此地居住,並且紛紛設立書房、學堂以教育子弟興學。因此住民愈來愈多,求學的風氣也愈盛,使此地成為興學的先覺者,故乃取學業之「學」及十字干頭字之「甲」字連成,所以命名為「學甲」以紀念學業的發祥地。

(一)學甲---現在分為八里,陳李謝莊四大姓分居各地,陳姓多居中社(今西明里)及縣內仔(仁得里),李姓多居下社仔(今百福里)及七塊厝(今煥昌里),謝姓多居中社(今慈生里),莊姓多居後厝仔莊(今宜民里)。

(二)中洲---今分為光明里(港北)、白渚里(港北)、東和里(東頭)、民吉里(港南),鄭氏部將陳桂記傳三房散居各村。

(三)頭港子---今頭港里,倒風港內最先頭可到之港,故名,後分新頭港於東,分西埔內(北門鄉麗湖村)於西,住民全部吳姓。

(四)倒風寮---今新芳里,往昔倒風港一名留在此地,昔時集急水溪及八掌溪之水成為內海即倒風港。以青峰闕為界,南為臺江,北為倒風港,港內分為三汊,一為麻豆港,一為

MAP《荷鄭時期倒風內海和台江 81kb

茅港尾港,一為鐵線橋港。現在倒風內海已淤塞,只成急水溪及八掌溪之河道而已。

沿革 :

本鎮遠在三一O年前始有少數之由福建省泉州、漳州、福州等地移來居住者,繼即有不少之鄭成功軍解戎復員者亦擇此地定居,由於產業順利開拓,故居住者乃求大陸之族人及親友陸續移入,先屬於臺南府鹽水港廳學甲堡。在清朝將臺灣割讓日本後,屬鹽水辨務署學甲庄區,迨至民國九年日本廢止廳署改設州、郡、庄時,始重新改制成立「學甲庄」。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重歸祖國後,將「學甲庄」改為「學甲鄉」,直至民國五十七年二月二日奉臺灣省政府令准予鄉改制設鎮為學甲鎮。

據考證,明末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福建省同安縣部分忠貞軍民,先後隨延平郡王鄭成功來臺,他們於當年農曆三月十一日自將軍溪頭前寮登陸,定居學甲及鄰近之溪底寮、西埔內、大灣、草坔、西平寮、宅仔港、紅蝦港等部落後,遂積極墾地而耕,設學堂以讀子民;接著並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慈濟宮祖廟,迎來保生大帝共祀,以為大眾信仰中心,更為離鄉背井遊子精神賴以所寄。

本鎮毗鄰西部沿海的北門及將軍二鄉,儘管它處於鹽分地帶,幅員雖不遼闊,但卻有八掌、急水、將軍等三大溪流貫穿其轄內出海,因此其地理靈秀,人才也隨之輩出-----如從日據時代就任官派的學甲庄長,光復後又當選臺南縣議會議長、和臺灣省議會議員的陳華宗,以及光復後就當選第一屆國大代表,後又任臺北市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吳三連,工商鉅子吳修齊、吳尊賢、吳俊傑、高清愿、龔聯楨、吳振良等均屬學甲鎮籍,是以早已成為人文薈萃的好地方。

學甲鎮,是一個古老的地名,世居住民以泉州府人為最多,五大姓氏是陳、李、謝、郭、王。

 

網址:www.ldk.org.tw,最佳瀏灠解析度:800*600以上 ,台灣劉氏登魁公派下親族會版權所有。

 

關於我們

古墓 宗祠 宗祠 會務 資料 相關網站 留言 資料 宗祠 古墓